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、攻..
2021-02-25从“有力度”的春节疫情防控,到“有温度”的民生保障举措,呈现出“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”的价值理念,更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..
2021-02-18为政之要,首在得人;知事识人,重在考核。
2021-02-03当前,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经蓄势待发,推动两张“施工图”有效对接,工作不留空档,政策不留空白,..
2021-02-01始终保持“赶考”的清醒,必须牢牢树立人民至上理念。
2021-01-29首先是开展体外诊断全产业链创新能力建设。
2021-01-282012—2018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从73.46提升至76.12,在资源节约与保育、生态环境安全、绿色产品供给、生活富裕美好等方面..
2021-01-26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是保障和维护人民健康的必然要求。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。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..
2021-01-22文化遗产是先人创造并遗留下来的文化成就、宝贵财富,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延续、生生不息的内在脉络与创新创造的动力源泉。
2021-01-18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绝不是轻轻松松、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。越是接近民族复兴目标,越是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。
2021-01-132021年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,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,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。
2021-01-11社会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,没有高水平的社会文明,就不可能实现高质量发展,更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。
2021-01-08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既是思想问题、作风问题,也是政治问题,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。
2021-01-06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,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,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。十九大报告把“乡风文明”作为“乡村振兴战略”的..
2021-01-04国无农不稳,民无粮不安,粮食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。确保国家粮食安全,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,特别是在新冠肺炎..
2020-12-30中国共产党追求的价值理念、具有的领导能力、掌握的科学方法,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保证。
2020-12-28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多次提到“统筹”,包括“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”“统筹安排专项扶贫资金”“统筹推进疫情防..
2020-12-25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民法典将绿色原则确立为民法的基本原则,以法治手段引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推动形成绿色发..
2020-12-21中国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,在全球经济画卷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,是全球经济复苏的“领头雁”“压舱石”。
2020-12-16教育扶贫在整个脱贫攻坚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,推动贫困地区实现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的根本性转变。
2020-12-14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,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先进性,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。
2020-12-10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推进“十四五”时期法治中国建设、开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、实现中国法治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。现代..
2020-12-07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、去中性化、共享、融合的。如今,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打破互联网合作共享格局,造成逆互联网发展的应用性..
2020-12-02历史,必将铭记2020年——农历庚子年新春临近、万家团聚之时,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、感染..
2020-11-30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“十四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,是实现“十四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最根本的保证。
2020-11-26社会文明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基础指标。它不仅要看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,更要看一个社会在价值领域、思想领..
2020-11-2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,并对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作出新的谋划和部署。
2020-11-20在“两个一百年”历史交汇点上,突出强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,不仅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确立了牵引力,而且对于开启全面建设..
2020-11-17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,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,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脱离的最大现..
2020-11-11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,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,创造了伟大奇迹,积..
2020-11-09